[img=1:C][/img]
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。这部电影太符合我的口味了,开场30多分钟已经让我眼眶湿润了,“我不能想象没有他的陪伴会怎样”。杜丽在电影开始就定下了电影要走伤感路线的基调。
【柏林•波罗的海】
面对相伴一生却因疾病要分开的爱人,面对家庭情感已然冷漠的子女,这是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楚,鲁迪在波罗的海边对杜丽说【我们还有彼此,这是我们最大的幸福】,杜丽没有回应,只是她在努力隐忍克制自己的情绪。她知道他不能陪伴她多久了,但谁又知结局居然是她先丢下了鲁迪一人。
子女们纷纷抱怨着没时间陪伴老人,看着老人在车站取不到车票而坐在车站的长凳上发呆就觉得特辛酸。孙女抱怨自己的房间被占用了,给爷爷按摩捶肩居然要收下奶奶的零用钱作为代价。在柏林的子女相互抱怨老人对东京的小儿子更关心,甚至陪伴杜丽去看舞踏表演的也是女儿的百合女友,亲情的羁绊已经渐渐淡如水了,开篇的桥段已经是向小津的《东京物语》致敬了,感觉西方人对于亲情的羁绊比东方人要冷淡很多,毕竟子女都是成年后就离开家
总体来说这是一部德国哈日女的电影。大概把导演心目中的日本符号都画了上去。现代东京、舞踏、漫画、富士山、樱花……以及导演心中日本文化的重点:宿命。所以导演让妻子比RUDI先死,这一点上还不错。
但是在添加这些符号的过程中,文化差异带来的伤害也随之显现出来,使得影片进展到某些阶段让人觉得有些幼稚。比如某些说教般的对白:樱花树下儿子的同事对Rudi说樱花就是生命;公园里女孩对Rudi说舞踏的是影子的舞蹈……再比如牵强的把Rudi塞去了夜场和洗澡,以及风景照似的富士山脚……
一直到最后影片的高潮,Rudi画好妆穿好妻子的衣裳趁着月色跑到湖边,在富士山下翩然起舞时……我错愕了……这个,,这个,这个多么多么的金基德啊,导演你哈错了!……然后我默默的想,那你跳吧,不过你老婆别出来,别出来,别出来啊…………唉,还是让她出来了……本来那些许的艺术空间顿时荡然无存。原本阴暗属性的舞踏,在这里成了两夫妻甜蜜依偎的道具。看着那两张白脸我恨不得把老婆从荧幕上拽下来……
也许这就是导演理解中的日本文化,并且她衷心的热爱着
让她生,让她舞,直至敲响暮钟,一天的光阴,就是她的宿命,黄昏的飞翔,才是她的天堂。樱花美丽短暂,人生却是平凡中的漫长蹉跎。老太太爱跳日本舞,一辈子梦想着去日本看樱花和富士山,可是时间都在日常琐碎中过去,直到有一天她被医生告知老伴患了绝症所剩时间不多了……她向他隐瞒了病情,决定一起去旅行,他们去看孩子,孩子们各自成家,完全不需要他们,看望变成了打扰。他们到了波罗的海边,老太太忽然死去了,临死前独自跳了日本舞蹈……老头这才发现老太太的爱好和夙愿,可惜人已经不在了
《樱花盛开》在你身上起舞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www.bjmuge.com/xingchen/id-35098.html